走绿色路 打质量牌

果小缘2021-12-08 09:57

——青海西宁打造“河湟田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image.png

高原雪山下正在食草的藏羊群。 资料图

  说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青海始终为人称道。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地理条件,让“绿色、有机、无污染”成为青海农畜产品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青海紧扣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完成300万亩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全省42415户养殖户、合作社和牧场的300余万头(只)牦牛藏羊实现可追溯;获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805个;认证有机牦牛藏羊445万头(只),全省有机监测认证草原面积进一步扩大。

  品牌是强农之策,质量是兴农之基。如今,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新形势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则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城市,西宁市将如何依托当地优质特色农畜产品走出一条品牌强农、质量兴农之路?

  今年6月,西宁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来自西宁的“河湟田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崭新揭幕。从此,西宁优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绿色,是品牌强农的底气

  位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燕英合作社是首批获得品牌授权的企业之一。每年国庆节前后是高原马铃薯收获的季节,合作社理事长陈有贵看着收获的马铃薯时眼睛里透着希望的光芒:“我们这里海拔高,气候冷凉,特别适合种植马铃薯,产出的马铃薯绿色无污染,淀粉含量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陈有贵指着一种“红皮”马铃薯告诉记者,这是“青薯九号”,去年平均亩产达到了8000斤。如今,合作社依靠马铃薯形成了集种植、收获、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在品牌的带动下,这些优质绿色的农产品成功打开了省内外市场,曾经只能用来糊口的“洋芋蛋”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西宁具有发展绿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农作物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西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车向贤介绍,独特的冷凉气候,适宜喜温凉性农作物生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少,农药使用次数、使用量少,适宜发展绿色、有机生态蔬菜、食用菌、中药(藏药)药材等农产品。

  那么如何把质量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西宁市从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用制度政策护航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化建设,2020年《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西宁市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并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西宁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等系列政策文件。同时,大力推广绿色种植和生态养殖技术,加快发展优质特色循环型农业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联合体,培育高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

  西宁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负责人李华告诉记者,西宁市创建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河湟田源”后,蔬菜子品牌“夏都蔬生”,马铃薯子品牌“夏都薯香”也相继创建,目前该品牌授权的企业有22家。为营造有利于培育公用品牌战略推进的社会氛围,西宁市聘请专业团队创制公用品牌商标,制作品牌宣传视频、召开区域品牌发布会、创建公用品牌公众号,以价值体系、符号体系、传播体系等构建西宁公用品牌战略体系。

  

  质量,是品牌强农的根基

  每年的8月份之后是西宁市高原蔬菜上市的季节,也是合作社、农户们最忙碌的时候。

  “我们这里冷凉气候孕育了优质的高原蔬菜,生产的红笋、甘蓝、娃娃菜等蔬菜已通过订单合作的模式远销广州、厦门等地。截至十月份,销售1080吨。”作为品牌建设的运营主体,西宁汇丰农业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海青对此如数家珍。

  目前,西宁市有20万亩露地蔬菜,7万亩设施蔬菜,9大类200多个品种的西宁蔬菜不仅充盈着西宁人的“菜篮子”,也逐渐依托品牌影响力走上了全国各地家庭的餐桌。

  “品牌是信誉的凝结。若想长久保持农产品品牌的成色不减,需从质量品质着手,筑牢品牌根基。”李华介绍,为统一产品质量,西宁市大力推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地方标准和联盟标准。对不同部门之间的检测结果实行互认,减轻企业负担,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加强检测机构项目建设,不断开拓新的检测项目,提高服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能力。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也是核心要素,如何保证授权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董海青介绍,为了把好授权企业的“进门关”,他们会组织专家评审,入围后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奖惩机制和淘汰机制,出现劣质产品的企业将进入“黑名单”,以此保证产品质量。

  董海青告诉记者,以蔬菜为例,为了保证蔬菜质量和口感,西宁汇丰农业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从种源上把关,为授权合作社和企业提供优质的种苗、全流程有机肥,以及技术指导。

  同时,西宁市不断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甄选优质生产基地,作为区域品牌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导入品牌形象、完善基础设施、纳入质量体系监管。

  此外,严格质量管控溯源,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支持将农产品追溯与农业项目安排、农业品牌建设、农产品认证和农业展会“四挂钩”,调动企业实施追溯的积极性。加强基层监管机构能力建设,整合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支撑能力,充实基层监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织密编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增收,是品牌强农的未来

  做好品牌建设就是牵住了现代农业的“牛鼻子”,攥住了农民增收的钱袋子,把好了农企增强竞争力的油门子。最终目的是让农牧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农牧企业“活起来”,让乡村富起来。

  作为西宁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位于湟中区土门关乡的青海互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2007年6月成立以来,主要从事奶牛养殖、乳品加工销售。今年,该企业也成了品牌授权的企业之一。

  每天凌晨四时,青海互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院子里十多辆配送车辆整装待发,车内是装有最新日期的巴氏“天天鲜”牛奶,一个多小时后,这些新鲜牛奶将被送到西宁市民的餐桌上。“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千余人就业,周边村集体和合作社增收700余万元。”公司负责人刘卫华告诉记者,公司是将牧场建在农村,服务城市,目前公司有四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分别加工冰激凌酸奶、黑青稞酸奶、瓶装老酸奶以及“天天鲜”牛奶。

  优质品种,是打造高质量农产品的前提;优良品质,是一个地区农产品的“金名片”;知名品牌,是一个地区品牌农业建设的窗口。下一步,西宁市将培育打造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精品,做好“特”字文章,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发展之路,追求中高端、高质量、高品质,实现高溢价和高效益。围绕牦牛、藏羊、蔬菜、油菜、青稞、马铃薯、奶业、饲草等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生产规范、质量受控、品质优异、影响力大、美誉度高的品牌和产品,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农业资讯 阅读次数:220 星级:3

评论